
文/謝逸楓
震驚!目前中國最大民營房企碧桂園債務暴雷了!
(相關資料圖)
8月8日的碧桂園旗下境內債集體下跌,19碧地03跌超31%、21碧地03”跌超24%、20碧地03”跌超21%,多只債券跌超10%。股票已連跌7個交易日,截至8月8日港股收盤,股價跌14.39%,報收1.13港元,當前總市值約312.3億港元。
碧桂園債務暴雷早有信號,盡管副市長帶隊的工作組進駐碧桂園一事被辟謠。不可忽略的事實就是碧桂園真的扛不住,首次出現美元債暴雷,利息違約。同時出現被催繳土地出讓金,可謂是債務危機初現。
碧桂園債務暴雷、流動性危機事件,透露出四個信號。首先是房企債務危機惡化。其次是險情的房企沒有因為政策利好扭轉困局。再次是債務暴雷第一步,接著是供應鏈危機、逾期交房、停貸等風險來臨。最后是時間換空間的打法。
2023年8月8日的碧桂園公告,尚未能支付應于8月7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利息。簡單講就是債務暴雷,違約了。同日,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催促碧桂園的兩家子公司繳納土地出讓金,說明碧桂園階段性流動性危機已經開始。
7月31日的碧桂園業(yè)績報告發(fā)出業(yè)績預虧,預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度可能錄得未經審核凈虧損。預計凈虧損主要是由于房地產行業(yè)銷售下行的影響,導致房地產業(yè)務結轉毛利率下降,物業(yè)項目減值增加。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凈匯兌損失所致。
針對“碧桂園兩筆美元債票息未付”一事,筆者認為,碧桂園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房企,都出現美元債暴雷的票息違約,意味著民營房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、困難,其程度超過2008年、2011年、2014年三輪房地產下行周期。
自2021年房企債務暴雷以來,2023年延續(xù)債務暴雷趨勢,已經達到70家房企。其中上市房企成為主要集中災難區(qū),可謂是破產的破產、重組的重組、退市的退市、賣資產的賣資產、債務違約的違約。
碧桂園出現階段性流動性壓力,最根本的原因是樓盤銷售回款緩慢,現有資金無法全面覆蓋土地資金端、債務端、經營端的需要,而融資渠道沒有完全打開,房地產市場、銷售端沒有完復蘇的前提條件下,利息是無奈之舉。
之前三支利箭利好政策,碧桂園的受益比其他民營房企相對大。如果真的是如銀行合作意向貸款金額投放給碧桂園,不會出現美元債票息延期支付。因此,對于碧桂園龐大的債務、資金需求量來說,三支利箭利好政策,簡直是杯水車薪。
筆者建議碧桂園及時調整,布局端,重新城市布局,清理城市虧損的項目及資產轉為現金。投資端,壓縮投資規(guī)模,減少拿地開支。業(yè)務端,集中資金干主業(yè),減少多元化的投資。經營端,開源節(jié)流。
銷售端,全面對在售樓盤的銷售價格調整,最快的速度實現銷售回款。融資端,拓開現有的融資渠道,信托、基金、保險、銀行等上市資本市場。債務端,債務重組,債務展期,新債換舊債等,引進國企或央企入股。
筆者再次強烈地呼吁國家及時出手化解房企債務危機,暫時停止三條紅線、房地產貸款集中值。再次呼吁銀行、地方盡快落實金融16條措施的延期、住建部的四項救市政策,為民營房企的健康、循環(huán)發(fā)展提供強有力支撐,化解危機。
靠房企資產出清的自救模式、資產公司模式、債轉股模式、重組展期模式,一定程度上已山窮水盡了,自2021年以來到現在,效果不好。沒有國家的政策全面支撐,走向退市、破產的結局是時間問題。
關鍵詞: